实验室装修后空气检测:
甲醛:室内装修和家具使用的板材、胶粘剂等是甲醛的主要来源。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下,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多源于油漆、涂料、胶粘剂等材料。苯系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有损害作用。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是室内多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总和,来源广泛,如家具、装饰材料、清洁剂等。高浓度的 TVOC 会导致人体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
氨:主要来自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喷嚏等症状。
氡气:一种放射性气体,通常从建筑地基、土壤等进入室内。长期吸入高浓度氡气可能诱发肺癌。
以下是关于实验室空气检测的相关内容:
检测项目
化学污染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来自实验室使用的溶剂、化学品等。
甲醛:源于实验室家具、建筑材料等。
细颗粒物(PM2.5和PM10):受实验设备运行、外部环境等影响。
二氧化碳(CO2):浓度过高会影响人员健康和环境舒适度。
氨气和其他特定气体:根据实验室特殊用途而定,如化工实验室可能需检测氯气等。
生物污染物:生物实验室需关注细菌、病毒、霉菌孢子等。
物理参数:物理实验室可能需监控静电、辐射等物理参数。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C):用于检测和分析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适用于检测空气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物质。
质谱法(MS):常与色谱法联用,提供化合物分子质量信息。
光谱分析法:利用紫外或红外光谱检测特定气体。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用于重金属检测。
其他方法:检测二氧化硫可采用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可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一氧化碳可采用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等。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分离和分析挥发性成分,常与质谱仪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空气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
质谱仪:提供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光谱仪:包括紫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用于特定气体检测。
颗粒物检测仪:测量空气中PM2.5和PM10的浓度。
二氧化碳监测仪:实时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检测标准
国际和国内有多个与实验室空气相关的标准。如国际标准ISO 16000-3:2011规定了室内空气和实验室空气中甲醛和其他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国团体标准T/SZCA 6-2024为实验室空气化学污染控制提供了指南,T/QGCML 3342-2024涉及实验室空气有害成分智能检测系统。
检测流程
确定方案:明确检测目的、范围、项目和点数,制定详细计划,根据实验室类型和功能布置采样点。
现场采样:关闭门窗一定时间后,使用专业采样器在不同区域、高度采集空气样本,标记好采样时间、地点等信息。
实验室分析:将样本送实验室,用相应仪器和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出具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报告,给出各项指标数据、是否超标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