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检测是对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特性进行分析和测定,以评估水体质量和状况的过程,以下是具体介绍:
检测目的
保障生活用水安全:对于饮用水,通过检测确定水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有机物等,确保居民饮用的水符合卫生标准,预防因饮用水质问题引发的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监控工业用水质量:工业生产中,不同的生产过程对水质有不同要求。检测水样可判断水是否满足工业生产需求,避免因水质问题影响产品质量、损坏设备或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评估水环境质量:对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水体进行水样检测,能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和生态状况,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以及生态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
监督污水排放: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放源的水样进行检测,可监测污水是否达标排放,防止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排入环境,造成水体污染。
检测指标
物理指标
色度:反映水的颜色深浅,纯水应为无色,水中存在溶解性物质、悬浮物等会使水产生颜色。
浑浊度:表示水的清澈或浑浊程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浑浊度高通常意味着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臭和味:正常的水应无异味和异色,水中出现臭味可能是由于有机物、微生物滋生或工业污染物等引起。
肉眼可见物: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如泥沙、纤维、浮游生物等。
化学指标
余氯:水经加氯消毒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化学需氧量(COD):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氨氮:水中以游离氨(NH₃)和铵离子(NH₄⁺)形式存在的氮,是反映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总磷:水体中各种形态磷的总和,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数量,反映水体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
总大肠菌群:是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表示水中有无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
耐热大肠菌群:比大肠菌群更能贴切地反映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检测流程
样品采集:根据检测目的和水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样方法,使用专业的采样器具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并确保水样不受污染。
样品保存与运输:采集后的水样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如冷藏、添加保护剂等,并尽快运输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实验室分析:在实验室中,根据检测指标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如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分析法等。
结果报告与评价: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制检测报告,给出水样的检测结果和评价结论。